周易哲学解读_《易学评论》(三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学评论》(三十七) (第8/9页)

君子维好。

    (引《诗》并寄托着君子美好的愿望)

    谦:大头明目,载受善福。三雀飞来,与禄相得。

    (隐喻与寄托)

    豫:销锋铸刃,纵牛牧马。甲兵解散,夫妇相保。

    (喻着和平幸福的家庭生活)

    ……”

    这就是《易林》里的内容。《易林》是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生活常识比喻政治及人世间的道理,明眼一看就知意图,那里是卜筮(算卦)的东西呢?但行文毕竟隐语之多,一些难以领会,但决不可把《易林》理解成卜筮之辞。焦延寿的《易林》虽然用一个"易"字,又用那套卦符号来说事,但并不是说《周易》的,即与《周易》无关。

    无疑焦延寿也是个亦筮亦理的双面人物,一面从卦占上研究用事,一面从义理上著书说事。

    所谓两汉时期的“象数易学”之内容,不外是卦气,阴阳灾异,纳甲爻辰等本是以往八卦卜筮里没有的东西,无疑是两汉时期通过《系辞》里的说法而衍生出新的东西。

    从今本《周易》里,以阴、阳爻两个符号为基本元素,组合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为主体的符号体系,并认为此可通神的符号,涵摄宇宙间阴阳消息、天地人三才之道和一切现象、事物、变化之道,就可去洞察这些事物吉凶根由了。

    所谓两汉时期的“象数易学”之内容,不外是卦气,阴阳灾异,纳甲爻辰等本是以往八卦筮卜里没有的东西,而是两汉时期新出的东西。

    总之,“卦气”说是孟喜创立的,而象数占验学说中还有纳甲说,即将十天干,按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