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_第449章 卧勒个大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9章 卧勒个大槽 (第2/4页)

保守派,那社会必然无法发展,一切暮气沉沉。

    若只有激进派,那社会随时都会陷入动荡不安,一切都在风险之中。

    所以,一个社会,一定是急需要保守派,又需要激进派。

    安稳之中前进,风险之中谨慎。保守与激进,只要不真正对立,那就是相辅相成。

    这就是真正的所谓儒家中庸之道。

    放到后世,左派也好,右派也罢。男权也好,女权也罢,对立起来,必是混乱与仇恨与撕裂。互相理解,互相合作,相辅相成了,那就是人间大道,也可以说是团结,团结与中庸之道是可以划等号的,就是中国社会的文化基因。

    说这些,便是想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这些人物,活生生的人,大宋这些活生生的人,并非保守派就一定是完全坏人,改革派就一定是完全好人,二元对立,永远不是看事情的角度。

    比如包拯,他肯定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儒家君子,思维偏向保守,且仁慈。

    韩琦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便是又道:“看来包中丞与我是想到一起去了啊……兴亡百姓苦也,若是能不战,那自是不战最好……倒也不知小狄枢相到底为何这般愿战……”

    韩琦开始忽悠包拯了。

    包拯没有答话。

    韩琦显然有要忽悠包拯的答案:“想那小狄相公,有穷兵黩武之嫌呐,他百般要战,便是因为战事能给他带来好处。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人之语也,万骨皆枯,独一人之利也!小狄枢相年轻啊,步入了歧途……”

    没啥,就一个意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