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 我出两万贯 (第2/4页)
吐槽一下,这事啊,还得解决。 皇帝看向诸位大佬,又道:“流民而来,此时节,寒冻倒是还好,饥饿却是难耐,如之奈何啊?” 这就是为什么河南附近的人一饿,就都往京城来的原因,因为都知道,皇帝不可能真的看着他们饿死,流离失所也是讲究去向的。 仁宗之仁,就在这里了。 狄咏腹诽一语:赈济啊,给钱给粮养活着不就行了? 但这事没这么简单,因为啥呢? 因为这朝廷穷成狗! 一年也就六七千万贯的度支,年年入不敷出,皇帝又仁,还不断给各地给出减赋减税,皇帝又想富,每天问着各位大佬,该怎么弄钱。 这不是难为人吗? 皇帝也有过进取之心,庆历新政,范仲淹与富弼等人,搞了一大堆改革,最后还是失败了。 这朝廷也就越发穷困潦倒了。 没钱,谈什么赈济?这个时代又不兴发国债。 这就是为何狄咏一年能给皇帝赚几百万贯,皇帝会这么高兴的原因所在。 一听要钱,众多大佬皆是低头不语,连眼神都不敢与皇帝对视,因为大家都变不出来钱。 那么这富庶的大宋朝,谁有钱呢? 其实最有钱的,都在这朝堂上站着呢! 皇帝也是眉头狞到了一处,尴了个大尬,他知道,三司是一文钱都弄不出来的,甚至还欠着边军粮饷,还等着秋收的时候,各地田赋来还呢。 朝廷也青黄不接了。 得弄钱呐,皇帝眼神左右扫视。 弄钱? “御史狄子道,出来答话!”皇帝莫名就想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