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_第827章 打孩子,得避着外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7章 打孩子,得避着外人 (第2/4页)

所以,萧特末还得努力一下:“此法……倒也无甚不可,却也要议一下质子归国之事,撤军之事一旦结束,质子就当归国!”

    文彦博自然点头:“质子本就是互信之根本,既然互相撤军罢战了,质子自当归国!”

    辽人打什么主意?萧特末打什么主意?

    很简单,辽人多骑,机动快,来去快,宋人多步卒,机动慢。陡然开始战争,短时间内,战场人数上,必然是辽多过宋的,这就是优势。

    而且,狄咏所倚仗的火炮,还会在这件事中给狄咏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若是狄咏在撤军的时候,也大规模把火炮撤退了,那再调动起来,就会极其缓慢,这也会在最初的战场上减轻辽国军队的压力。

    若是狄咏不大规模把火炮撤退,狄咏又会陷入一个纠结,就是万一在最初战场上形成了劣势,让辽人把火炮夺去了,岂不是资助了辽人的军力?

    别说什么火药弹丸,这个时代,这种东西,质量最好的辽人轻易做不出来,质量差一点的,辽人还能做不出来吗?质量差一点的,又不是不能用,不过就是威力小一点,残渣多一点。

    而且,辽人如今自己,也在急着试制大火炮。这个东西,最先研制的人,自然千难万难,但只要知道这个东西是能做出来的,后来研制的人,其实反而没有那么难,就是一心努力去试罢了,哪怕技术水平差一点,做出来了,就能用。

    辽人,又不是海外蛮夷,此时的海外蛮夷,才是真对火药这种东西一无所知。还得等成吉思汗铁木真踏遍欧亚,才会见识到什么是火药。

    还有一点,就是在于情报上,辽人对宋人的情报能力,显而易见,汉人与汉人嘛,其实更简单一些。

    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