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_第468章 不服来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8章 不服来辩 (第1/5页)

    倒也没错,狄咏是在暗示皇帝这个意思,但狄咏要说出其根本道理出来。

    狄咏这回不等了,快速说道:“陛下,开国年间,若是十亩地养一口人,那到了汉唐衰败时节,是不是已经就是三亩地养一口人了?此事,对民间似乎倒也无妨,只要出产能养得活,不论几亩地养一口人,都可以。但坏就坏在生产剩余上,比如,有一百亩田,本养十个人,个个能吃饱,若是别人有了灾难,这十个人本就富余,省吃俭用,匀出一些粮食来,便能救三五个灾民,大家都相安无事。但后来,这一百亩田本已经养了三十个人,别人再有灾难,就匀不出粮食来养灾民了,那没粮食养的灾民,就是祸乱之根本。天下盛极而衰之理,就在此处!”

    在场都是聪明人!

    道理不复杂。

    说的就是一个国家,抵抗风险的能力。

    中国这片土地,在农业社会之时,物资的出产是有限度的,有一个最高的上限。就是你再怎么劳作,能得到的物资,最高就那么多了。

    这在没有工业革命之前,这在没有更高产的农业物种传入之前,这在没有更科学的农业技术之前,是无解的。

    物资一共这么多,这些物资,分给三千万人与分给一亿人,这不是吃饱不吃饱的问题。这是物资剩余的问题,能结余多少。

    这个结余多少,就是朝廷抵抗风险的能力高低。

    三千万人的社会,自然结余更多,有一部分人受难了,遭灾了,朝廷有了风险,这个结余就可以用来抵抗风险。

    一亿人口的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