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武夫_第725章 你们这些宋人,当真蛮不讲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5章 你们这些宋人,当真蛮不讲理 (第2/4页)

只担心米擒真野心疼麾下人命,但凡用人命一堆,武州没有不克的道理。

    狄咏可不心疼米擒人的命!

    至于说米擒真野要跑?米擒一部,能跑哪去?米擒一跑,米擒真野能不知道河西节度使拓跋谅祚会对此事负责?

    米擒真野什么人?狄咏太清楚不过,他家皇帝在狄咏这里,就不用担心他会跑。

    说句不好听的,或者不恰当的比喻,米擒真野与狄青,那就是一种人。狄青怎么憋屈的,米擒真野就能怎么憋屈。狄青历史上怎么死的,米擒真野也能这么死。

    所以米擒真野,不可能独自一人跑了。

    大军继续往北,最慢的要数神机营那百多门大小火炮,几千人与马伺候它,依旧是龟速前进,一会儿轮子陷坑了要抬,一会儿轮子坏了要修……

    说起来,全军上下都着急,许多军将更是嗷嗷叫的急,唯一不那么着急的,反倒是狄咏,这一战,狄咏当真成竹在胸,大同肯定能攻得下来。

    反倒是这一战之后,面对辽人的反扑,是狄咏比较担心的事情。其中,河北一线苗继宣那里,是担忧的重中之重。

    辽人真不是好打发的,不彻底打到没办法了,这一战就停不了,怕就怕雄洲城顶不住。

    却是也想回来,苗继宣本就是擅守之人,在麟州那么多年,甚至李元昊亲自带兵来打也铩羽而归,应该是可以放心一点的。

    大军继续北上,十几万人,其实在这一线是排不开的,地域比较狭小,唯有攻下大同,这十几万人才能真正摆开,后续还有民夫……

    历史而下,这一战,才是宋辽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