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6 (第3/4页)
在江宁县了。 张璁狠下心道:“东家,在下回一趟老家,去筹粮食。” 徐秀摆手道:“时间不允许,十一万就十一万,如果他们真的挺不住,别说十一万,更少都是可以的,若邹望真的出乎我们的预料能够动用邹家的钱财,那我们投入再多,也是无用的。所以,问题不在多寡,而在于心理战,怎么造势,是个问题。” 冷静下来的张璁也明白了,十一万说多不算多,说少也不算少,他们上百万石囤积着,是因为待价而沽,而不是没有成本,米面这种东西好保存,却又不好保存,费时,费力,也要占用大笔的资金,说到底日常所需,价格必然不会太高,胜在出货快,谁都需要,回笼资金也就快。 可若长时间,大量的屯在手里,资金的压力,就足以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徐秀道:“若无法短时间脱手,很多商人其实并不一定吃得消。现在他们是看在邹望给他们营造的一种将来更大的利益的份上,才听从他的安排,而若时间一长,我这边有了对策,另一边邹望又给不了他们及时的流水,才是我们的可乘之机。” 张璁笑道:“所以,一切还都在您掌控之中?” 徐秀也跟着笑道:“啰嗦。” ☆、第86章 弹棉花民变生 五月本就不是一个繁忙的时节,老百姓有了更多闲余的时间。 家长里短,喜闻乐见的事情也就有了发酵成熟的空间。由老秀才亲自安排捉刀的就这样经过江宁商会先行掏钱印刷,然后一班地痞散播了出去,效果一开始说实在话倒也不太好,毕竟读书人对这种文笔虽然不错,可谈的都是市井小人物的东西多少还是有一些隔阂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