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春_分卷阅读1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0 (第3/4页)

云云,说什么私自出海经商有违祖制云云,这一点徐秀说不担心是假的,但他不怕,自己只要把这个丢出去,自然有开明人士帮他挡住子弹,如果没记错,最晚明年,正版的十取其三疏就会送上去,也是通过的,争论,也是有高级官员去搞定,自己这个七品县官,就当个引火种好了,但意义,绝对很深远,带来的好处,恐怕也是一种资本积累。

    更何况抽分一说不是他的原创,更不是现在就有的的,洪武年间就已有这个说法。

    但那时候只是朝廷给番邦来贡随员带的物品一个报价,你要卖我就买下来,不收税。

    然后先帝弘治在位的时候就加以变革,落实成了收税的一个法令,但千不该万不该又多嘴了一句。

    “如奉旨特免抽分者,不为例。”的话。

    这话一出,那就别想收到朝廷口袋里,明白的人都明白,是以弘治年间市舶司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抽税行为。

    所以这封奏疏送上去,以他对正德帝和刘瑾的了解,只要这个提案从内阁通过,那就基本没多大问题。

    杨廷和公必然晓得这个提案有什么好处,定然竭尽全力去推动,其实徐秀还是想差了,不需要杨廷和出马,这个东西就极其的有意义,历史上也的确是正德初年就通过了的,谁都知道能为朝廷增加收入,坐在家里收钱的好事情,谁都乐意。

    写罢奏疏,徐秀微微一笑,暗道:只要这个通过,对大明来说就是个极有意义的事,国朝一百多年后终于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真正的税收,也标志着朝贡贸易的实质性变化,这样也就会慢慢的导致朝贡贸易的衰落……呵。

    想到出神不由嘲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