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37 (第4/4页)
大宋收入多,花得也多。 这时有人提出,“禁军人数庞大,臃肿不堪,每年花费数额之巨,令人咋舌,既有练兵新法,不如裁撤禁军。” 高俅立即反击,“裁撤禁军,如果能好好安置,就怕匪盗四起。” “难道禁军都是一些潜在的强盗吗?” 高俅不服,针锋相对加以反驳,“好生安置当然不会,如果贸然裁撤,无法安身立命,难免铤而走险。” 赵佶直头疼,道:“好了,裁撤禁军,从长计议。” 高铭默不作声,心里则道,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读书人通过科举,有了官身,按照规定免除徭役、赋税,摇身一变成为特权阶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帝作为最大的地主为了运转国家,总得给手下人马好处,官绅拥有超然的地位不用纳粮就是福利。 随着时间的发展,官员的家人亲戚乃至仆人都挂靠上来,全都免除了赋税。 社会富裕阶层反而不纳税,缺钱就找没钱的普通百姓薅羊毛。 于是,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百姓没钱起义了,为了镇压这波起义的,朝另一波百姓受赋税,结果原本没起义的在重赋的压迫下,活不下去也起义了,越镇压越多。 然后负富得流油的官绅们站出来指着国家赋税太重,官逼民反。 有时候皇帝也心里苦,哔哔那么多,你们真解决国家赤字,自己交税不就好了吗?! 但是官绅们表示,我们拒绝,谁叫我们纳税,我们跟谁没完! 终于,后来的雍正朝这帮人举起了官绅一体纳粮的屠刀,钱是收到了不假,但名声也交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