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九章 社会大分工时代来临 (第2/4页)
微编了个说法: “我曾经把一些树木和麻叶,在水坑里沤烂,后来……” “在制作麻布的过程中出了岔子……” 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妘载充分利用事物的偶然性来说明纸张的出现,事实上许多的发明都是来自于“碰巧”。 首领们哦哦哦的叫唤起来,妘载又仔细解释了,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没有开始尝试制作这种东西。 主要还是因为不利于保存的关系,穷山恶水,瘴气潮湿,纸张保存是一定要放在干燥处的,不能放潮湿的地方,否则会加快纸张氧化分解。 原始纸的保存性更不可能和后世经过了工艺强化过的纸张比较,纸张的成分是纤维,其中最主要成分是碳,有杂质,性质不如碳稳定。 温度、湿度、光照,这些对纸张的氧化都有催化作用。 如果不会氧化,纸确实可以保存上千上万年,但这是废话。 但是现在,洪州的建设,生存环境,都得到了充分的改善,水渠纵横之下,不再有大片的潮湿地带了。 气候是不能改变的,但是环境却是可以被人为改变的,故而妘载现在准备着手弄出纸张来,在回到洪州之后,从政治体制,到科技树,再到炼气环节,有许多要忙的事情。 同时,还有楚人的安置措施。 ………… 洪州境内,多了一处特殊的村落,二百楚人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他们被分配了土地,从生产队里领取了猪牛羊。 楚人们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除去许许多多没有见过的事物外,粮食的生产方法,以及产量之多让他们浑身颤抖,几乎要祈祷起来,认为这是天神的本领了。 洪州难道人均天神? 楚人们很难不这样想,他们抚摸着家里的土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