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八章 获得思潮(?) (第2/5页)
.... 后来很多人都对此点赞,都认为,道德品格是德治的前提,法的产生是以德为基础,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没有对道德理念的追求,那么法律就可能成为专制与奴役的工具。 这一点在后来的时代也有体现,譬如和妘载关系很好的“那位大人”,沙...呸,是伯成子高。 伯成子高在尧的时候为诸侯,舜上位之后动用的中央集权制度就让他不开心,后来到了大禹的时代,他就干了回家种地。 那时候,他和另外一位古代君王,当世诸侯“东户季子”,分别对尧舜禹三人进行了评价。 那位东户季子在传说中,可能就是人王皇季,他的传说很少,评价舜帝的故事算是寥寥可见的长篇,当时有一位不知名人士询问东户季子舜能不能胜任共主,东户季子认为可以,那位贤人便反问“你怎么能知道呢”,而东户季子的回答很有后世政治风范,他回答的是“坚持尧之理论,坚持尧之思想,坚持尧之代.....所以他可以治天下。” 那位贤人又继续问,说舜或许会有自私的心,东户季子就告诉他,私心肯定会有,但舜这种人不是不谋取私利,也不是不贪心财货,而是因为他通晓性命之情,也就是懂得节制和克制欲望。 这一点和尧对舜的评价是一样的。 而伯成子高在大禹上位的时候就辞职不干了,诸侯也不干了,封地全部还回去,自己回家种田,大禹很惶恐的去询问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