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3章 倭寇的踪迹 (第1/5页)
太上皇将总训导官森悌派往北方,去安抚河南山东那些躁动的学生和工坊工人。 东莞仔的业务能力毋庸置疑,对此,太上皇充满信心,此人不止一次的协助平息舆情,天生就是舆论战天才。 在森悌等人的耐心劝说下,主要是在北方兵团的镇压下,各种杂音逐渐消失,对新政的反对、质疑声不见了。 在南北对峙分裂加剧的背景下,这是个好兆头。 帝国内部激进势力,再次被太上皇用强力打压下去。 只要新政顺利实施,更多的财源兵源被挖掘出来,反哺北方,一切反对声音,都会自然瓦解。 “一味向左不可以,一味向右太笨,朕说过,大齐需要中庸之道,是民族主义的皿煮主义。” 民族主义在刘招孙所在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提起这个词,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拿粹,想到小胡子,想到一盒团,甚至连岳飞这样民族英雄,也因为攻打民族兄弟而饱受争议···· 当然,物极必反,如果对民族主义阉割太过严重,通俗点说就是为了追求正直正确而正值正确,一味追求所谓皿煮。 那么,各种亚文化就会泛滥成灾,最终非主流会以更专制更残忍的手段消灭主流,或者,被主流消灭。 这就是刘招孙前世所在的世界的政治格局。 无论左右,只要太过偏颇,最后造成的危害,丝毫不逊色于奥利维辛集中应的惨状。 沈阳内乱后,激进派代表人物金应河、杨通去世,紧接着上位的激进势力,主张更加残忍。 他们准备将极圈主义扩张至全国各地,全面废除私产,废除婚姻,废除货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