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398章 辽沈战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8章 辽沈战役 (第6/6页)

 附近烽火台战兵看到烟火后,立即施放烟火,施放铳炮,如此接力般地一台传一台,很快便将敌情传递给沈阳大本营。

    开原军律规定:看到一两名至百余名敌人,举放一烽一炮;500名敌人前来,举放两烽两炮;发现千余名敌人,举放三烽三炮;5000名敌人以上,举放四烽四炮;万余名敌兵来犯,必须举放五烽五炮。

    这个时代,除了塘马传递军情,烽火台对于快速侦知来犯敌人实力,迅速制定御敌方案,调兵遣将,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辽河边墙沿线的殷孙儿台、鲍家台、钮三官等台路台都派驻了战兵,这些路台高约3.5丈,周围40丈,每台有5名战兵把守,一旦敌人来袭,路过的行人便立即进入路台躲避。

    ······

    沈阳周边堡垒防御几乎武装到了牙齿,连即便是注定要被放弃的清河、开原、抚顺等城,也摆出副死战到底的架势,城墙垛口上架设着一根根漆黑的木头,用以迷惑攻城敌人,城外的据马和壕沟也修筑的有模有样,只是城池里面的战兵早已撤去大半,只留下一座座徒有其表的空城。

    注:

    1、巴克什(满文:?????,穆麟德转写:Baksi)又译为榜式、把式、榜什,是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共有的称呼,来源于汉语的“博士”,后成为清朝学者的一种头衔。

    2、沈阳城隶属于辽阳中卫,明洪武二十年置,属辽东都司。城内四座城门:南城门叫保安门,西城门叫永昌门,北城门叫安定门,东城门叫永宁门。梦吴越的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