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7章 萨尔浒旧事(祝各位书友端午节安康) (第3/6页)
期那种荒怠朝政下,放眼大明上下,真正知兵能打且了解辽东形势,能够拿得出手的统兵将领,掰开手指反复数,也不会超过十个,不是张如松就是李如松,不是马林就是牛林。 所以,即便去问一个不怎么出门的秀才,问他朝廷这次要派谁去扫xue犁庭,只要这秀才不是自闭症患者,也必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更别说辽东边军出身,有李永芳襄助,对大明政治门清儿的龙虎将军努尔哈赤。 所以后世键盘侠们总喜欢喷杨镐提前放出四路大军进兵消息,喷杨镐没有任何情报保密意识,只能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果能将杨经略的分兵合击之策彻底贯彻下去,何愁不能扫xue犁庭? 奈何这个计划太过完美,但对于大明当时的情形来说,完全无法执行下去,从四路大军出兵的第一天开始,各种Bug便层出不穷。 首先,四路人马互不买账,南兵与北兵势如水火,刘綎和杨改互不对付,几位总兵都把杨经略看成败兵之将,人家根本不买他的帐,都想着尽快打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杜松不仅分兵,而且一分再分,原本的分进合击战略,被几路将领执行成了分进分击。 杨经略反复叮嘱的最后在赫图阿拉附近汇合,再分兵攻打,没人听。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杨经略反复叮嘱的行军途中,四路人马保持联系,没人听。 唯一将杨经略作战计划坚决贯彻执行的,恰恰是和杨镐关系最差、势如水火的东路军统帅刘綎。 作为四路人马中最弱的东路军,其实只是一只疑兵,作用是迷惑努尔哈赤,让其以为东路军是主力,从而让杜松马林他们捡漏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