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2章 西安之役 (第4/8页)
作战参谋们打开沾有血迹的塘报,对各处战场情形做出梳理总结,并给出作战建议。 塘报原件和参谋的建议,被汇总到主官面前,总训导官和兵团主官商议之后,下达作战命令。 这种决策流程,已经呈现出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趋势。 第二兵团总训导官方诗铭放下一份塘报,微微叹息道: “西安城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都是去年才修葺的,他们还增添了几十门火炮,陕北那些残兵败将退入西安,怕是有三四万人了,撞开这铜墙铁壁,不知要死多少人。” 不止如此,大西军还坚固了敌台、月城和瓮城,城墙每隔米,就有一座“敌台”。 每座敌台上建有屯兵楼一座,城四隅各建角楼一座。 “流贼增添了好几个马面,两个马面之间相距刚好六十步,弓箭、礌石都可以砸到我军头上。城墙却厚实得很,火炮凿不开,只能拿人命去填。” “好了,老方,参谋拟出作战计划没有?” 第二兵团邓长雄戴着墨黑锁子顿项铁盔,露出几根斑白的鬓发,正目光炯炯望向一幅西安城防地图。 地图是潜伏西安的蓑衣卫冒死送出的,城中各处兵力,火炮配备,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大西军在西安城墙防御,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体系。 月城城楼与大城城楼遥相呼应,控制吊桥城门局势; 角楼镇守全城四角,辅助大城楼,传递大将号令以及全城战势; 敌楼则利用其外突的特点形成正面以及两楼间三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城门来犯之敌,减轻城门守兵压力。 辅之以深沟高垒、雉堞,堪称固若金汤,难以逾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