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516章 岳父杨经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6章 岳父杨经略 (第4/5页)

要在营寨外一二里距离内修建烽墩,作为明哨预警。

    “万历四十七年,朕的岳父,杨经略督师辽东,指挥一群骄兵悍将,杜松、马林、李如柏,以及朕的义父,四路大军围攻赫图阿拉,辽东经略杨镐制定的分进合击,可惜杜松马林不服调遣,岳父也没有亲自去四路军之一督战,否则萨尔浒之战结果肯定大不相同。”

    刘招孙喃喃自语。

    杨镐一生的高光时刻是在蔚山会战,明军在他的率领下,摧枯拉朽,风卷残云。

    据日本人自己承认,蔚山会战中,至少有二万多倭寇毙于非命(大河内秀元《朝鲜日记》)。

    剩下数千残寇,整整十余天龟缩堡寨,靠吃纸、吃墙土、喝尿维生。

    当年日本陆军中最厉害的右路军团,几近被杨镐打得灰飞烟灭怀疑人生······

    由于杨镐在朝鲜时严明军法,严惩劫掠朝鲜的明军士兵,所以杨镐受到朝鲜人热烈吹捧,可以说,整个大齐,没有人比杨镐更受朝鲜人爱戴。

    当年杨镐因蔚山之败离开朝鲜时,朝鲜国王几次上书明朝皇帝,为杨镐辩护。

    他们认为杨镐是朝鲜得以存活的“再造功劳第一人”。

    杨镐离开时,朝鲜国王大臣亲自送行“涕泪横流”,汉城百姓“夹道嚎哭”。

    杨镐离开后,朝鲜国王和大臣,为杨镐立碑“杨公去思碑”、“杨公堕泪碑”,还专门建了“宣武祠”供奉杨镐。轮到下一任国王光海君时,又供奉画像于武烈祠·······

    杨镐能把各路明军的战斗力逼出来,短时间就能契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