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3章 变法 (第2/5页)
有十万人就不错了。 太上皇下令将降军中的精锐抽调出来,组成一支新军,作为炮灰,以应付接下来的战事。 齐军南征兵力共计十二万人,连上随行辅兵和民夫,也才二十万出头,指望这点人马,平铺到江南九省,显然根本不够用的。 南方各省明军或降或逃,齐军兵力捉襟见肘,无法实现对所有城市的占领,刘招孙开始担心“地方棍徒,四起抢劫”。 所谓棍徒就是打行蝲唬之类的无赖,这些势力平日便危害地方,一旦权力出现真空,更是肆无忌惮,简直和土匪流贼无异。 太上皇和他的大齐军队,此次南征的目的,当然不是抢一把就回到北方,而是实打实准备将江南各省纳入大齐统治,实现牢固控制,至少要像河南山东那样,委派官吏,收取赋税。 基于此,大齐统治者必须避免单纯的军事行动——比如像降将耿忠明、尚可喜、耿精忠那样对百姓的烧杀抢掠——刘招孙越发意识到,大齐必须尽快由战时体制,转变为和平治理模式,换句话说,就是要暂停狂飙突进,多用政治怀柔手段(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来消化这两年来获得的惊人战果。 这也是大齐天命所归(统治合法性)的必然要求。 太上皇很清楚,无论齐军如何骁勇善战,无论他的兵团取得怎样辉煌战绩,诛灭多少敌国。 军事,始终只是为政治服务。 只有藏在鞘中的刀,才是让人害怕的刀。 整天挥刀弄枪,逮谁灭谁,注定不能长久。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总之,广德元年,在齐军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