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5章 武黄战役:左良玉死期将至 (第1/5页)
增援江夏的明军兵马共有三支,它们分别为:东路军金声桓,中路军惠登相部,西路军王允成部。 加上镇守江夏的李成、马进忠,共五路人马。 这五支兵马,组成了左良玉的核心班底,他们是昆山公与弘光朝廷,与郑成功分庭抗礼的资本。 按照左良玉之前制定的计划,先以江夏城为诱饵,吸引湖广方向的齐军第五兵团来攻,然后调集大军,将蒲刚消灭于黄陂江夏之间,在清除齐军威胁后,大军北上,入主中原。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很圆满,可惜,没有任何执行力。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变量,那就是,突然出现的齐军主力。 左良玉以为,明军会先北后南,等解决完郑成功(或者被郑森解决)后,再救援湖广。 可惜昆山公错了。 广德元年二月,齐军第一、第二、第七兵团主力顺利会师江汉战场。 齐军主力的到来,宣告左良玉大军覆灭进入倒计时。 左部三路援军,刚刚动身,行踪便被齐军哨马侦知。 金声桓等人,甚至连江夏城墙都没看到,就被提前布置的齐军,挡住了去路。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坐镇崇州指挥的昆山公,先是目睹江夏城沦陷,武昌汉口明军投降,接着,他又接到三路增援兵马发来的救援塘报。 金声桓在塘报中说,至少有十万齐军渡过长江,锐不可当,他恳请左大帅允许明军立即撤退。 昆山公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又传来三路大军惨败的消息。 援军不仅没能救援江夏,连他们自身都不能保全。 三月初,江汉平原各路明军,像没头苍蝇似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