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568章 风平浪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8章 风平浪静 (第2/4页)

这样饶了他们?”

    刘兴祚在旁边忿忿不平道,作为蓑衣卫的大头目之一,他越来越多感受到朝野上下对太上皇的威胁。

    这些年来,武定皇帝在关内关外推行《齐朝田亩制度》,处处受到一群官吏掣肘,很多政策到了地方便变了形。

    比如在天津卫山东济宁等地,许多原先的漕运商贩,因为运河被废,失去了千百年的营生,又不愿进入商会公社当账房伙计,便掏空家底,重金贿赂运河沿线的民政商会官员,重cao旧业,进行走私贸易,将一些在市场上不容易买到的物资,倒卖到富户手中,什么盐巴,丝绸,茶叶·······除了军火,这些人什么都卖。这条产业已经在北直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地下市场,当地官员人尽皆知,却又屡禁不止,每次遇上朝廷派人检查,只是抓几个虾兵蟹将交上去当替罪羊。

    再比如曲阜一带,当地孔教势力死灰复燃,一些前明文人,联通大清洗运动中的漏网之鱼,以设立书院襄助文教的名头,在曲阜附近筹建书院,表面与大齐学堂无异,其实读的都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还有什么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之类的糟粕。这些人组成一个圣人党(曲阜话叫做圣人蛋),人数已经超过万人。

    再如秦淮河上明令禁止的娼妓,也打着各种由头卷土重来·······

    类似这样的阳奉阴违,扛着红旗反红旗的行径,在大齐各个角落都能找到踪影,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不能说帝国上下都有推翻太上皇统治的谋划和野心,然而,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官民,从一开始,就对新政权表现出了强烈不满,他们憎恨《齐朝田亩制度》,憎恨极权制,憎恨废除私产,憎恨武定皇帝三番五次发动的大清洗运动。

    这种不满和憎恶,在帝国基本盘稳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