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朱瞻墉的新想法 (第3/4页)
是朝廷的赋税收入。按理说,赋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被皇帝拿来修建宫殿了。 甚至因为修建宫殿导致朝廷增加赋税,或者其他地方没有足够的钱财使用。 这么一来,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自然就有意见了。” “可是我们越王府的修建,户部有拨款一两银子吗?这些钱都是越王府自己的,是我们自己通过贸易挣来的钱,是我们自己通过发展工商业挣来的钱。这就是差别啊。” 明明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这个年代很多人却是容易被习惯性的思维给限制了。 “多谢王爷答疑解惑,这个情况我们是基本理解了,但是朝中那些御史恐怕不会理解。指不定后面就会遭人弹劾。” 杨士奇在朝中混了那么多年,对于那些御史的做事风格是最清楚不过了。 这帮人好事不干,尽是做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 “王爷做的事情对百姓们有好处,但是对于读书人和朝中官员来说,应该谈不上什么好处。到时候招人嫉妒,几乎是必然的。” 于谦自己就是读书人,自然很能理解读书人的想法。 而他祖父也是洪武时期的官员,对于官场的情况,他也是从小就停了不少的。 “御史的弹劾要是管用,还用得着刑部和大理寺吗?” 旁边张軏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作为经常被御史弹劾的人物之一,他对御史显然也是非常不满的。 “没错,到时候谁敢在那里胡说八道,我直接派人去把他从南京城带到广州来,看他们有什么话好说的。” 朱勇现在跟越王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