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44章 干啥都得有文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干啥都得有文化 (第3/4页)

打电话委婉的告诉刘浪最好放人走,事成之后,独立团将获得一万现大洋的军资捐款。

    一万现大洋是什么概念?刘浪这个昔日的败家子恐怕不知道也懒得知道,但刘浪在这个时空混迹了几个月,早把这个时代的物价给搞清楚了。

    战后的上海,因物资紧缺,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大米价格为每市石12银圆,换算成市斤的话就是每斤一角2分,相当于一块银圆可以购买接近十斤大米,一块银圆可以买4斤左右的猪rou,如果跟七十年后比较,一块大洋的购买力相当于20到30人民币,这还是在战后的南方,在北方,购买力将会更高。

    也就是说,这位一出手,就是十万斤大米,若以独立团满编3000人每人每天1斤大米计算,足够全团3000人吃一个月的。

    和看美女养眼相比,这个帐无论怎么算,都是挺划算的。

    当然,更重要的,刘浪并不想纪雁雪跟着独立团,只有他知道,五年后,他将会面对一支什么样的军队,那再不是七万,而是接近200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鬼子。就是强如刘浪,也丝毫没有把握能在旷日持久长达八年的战争中活下来。

    但刘浪也没想到纪雁雪会如此执着,在他首次拒绝之后,连续三天,每天刘浪一睁眼看到的永远都是脸色冰冷却毫不放弃的纪雁雪。

    好吧,去特么的一万大洋十万斤大米,既然她铁了心的要去,就随她吧!老子能带着她在2万小鬼子的肚子里翻江倒海杀出重围,老子就能带着她抗过那个八年。

    不知怎么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