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树仙庙  (第1/4页)
    刘承宗是站在路边看着李鸿基走的。    西北汉子吃饱喝足,宽阔肩膀挑哨棒,骑上那不堪重负的小毛驴,吼着词直曲高的秦腔老调,消失在漫天黄沙的苍凉古道。    兴许是因为刘承宗知道这个人以后做了什么事,所以才对这一幕生出非凡的仪式感。    其实他知道,李鸿基只是迎着白眼,哪怕死皮赖脸也要去借一笔永远都还不上的高利贷。    边军在李鸿基走后没多久也启程了,为把酒铺掌柜喊回来,他是最后一个跟上队伍的。    他们有军法,没人吃酒铺的酒,但用了人家好些柴火,看掌柜那瘸腿模样也不像有儿子帮忙劈柴的。    富余的五斤羊rou全给掌柜的留下了。    柴火不贵,也不值五斤rou,但这不是贵不贵、值不值的事。    至少在刘承宗眼中,这也是个仪式。    有这仪式在,他们是兵;没了这仪式,他们就是匪。    遗憾的是到最后,刘承宗也没瞧见掌柜家那女娃儿究竟生的什么样。    边军过米脂时没跟李鸿基在官道上相遇,刘承宗估摸着他还在艾举人府上死皮赖脸地借钱呢。    后来在路上,他脑子里反反复复地在想这个人。    他觉得自己、兄长、曹耀,即使生在更好的时代也很难安稳过完一生,他们要么做官、要么做将军、要么还是会选择当土匪。    都是风险较大的职业。    但如果把李鸿基放在更好的时代,没准真能以普通人的身份过完自己一生。    可惜乱世将临,席卷天下的饥荒、战争和瘟疫面前,任何人都会被碾成一滩血rou骨头,涂抹江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