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1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2 (第3/4页)
动起来,非要比的话,徐峥的心跳更快一些。 ………… 历史上,《泰囧》爆火之后,《港囧》成了香饽饽。 徐峥继续和光线合作,以创作资源入股,分享利润。光线为了拿锥港囧》,也是大出血,给了47.5%的比例。 当时董平刚从文化中国抽身,又想搞事情,但《港囧》投资已经投不进去了,他便另辟蹊径,买徐峥手里这47.5%的份额。 你以为这就完了么? 当然不! 董平发挥了“换壳”的特长,又在香港弄了一家破上市公司叫21控股。他以公司的名义,花了1.5亿买下了徐峥手里的份额。 并且拉拢徐峥入伙,后来又加上了宁浩,让他们认购股份,成了公司的股东。 如此一来,这1.5亿就是左手倒右手,《港囧》票房大爆,股价能涨一波,两位大导演成为股东,股价还能涨一波。 同时还有票房分成。 董平走的就是梦工厂路线,资本 创作者模式,不过算盘打空了,《港囧》上映后被狂喷,股价不涨反跌。 他意识到光靠徐峥、宁浩不够,创作风险很大,陆续又拉了5位导演做股东,包括:陈可辛、王家卫、张一白、顾长卫、张艺谋。 所以这下明白了吧?《满江红》是怎么回事。 老谋子一丘之貉。 而这家公司呢,后来改名了,叫欢喜传媒。 后世娱乐圈,都是这种大鱼养小鱼的模式,明星开公司当老板,养一批新人演员。导演开公司当老板,养一批新人导演。 像宁浩和徐峥,就养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