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一二章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第3/4页)
把他收殓埋葬。 李文军知道摩托车的市场更大却迟迟不动手,是因为不把汽车做出来,不把焊接、喷漆、制动和变速这些技术一一检验过,他不敢生产摩托车。 陶光明很不高兴。虽然他不喜欢听李文军说汽车快到饱和,可是他也知道是实话。七八个城市,却一共只卖出二三十辆车。而且一半都是运输公司和国营单位买去运营的。真正家庭购车的,看的人多的,买的人少。 毕竟八万块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一个天文数字。 也就是说,他费了老劲盖那么多汽车展厅,很快就要闲置下来了。 李文军这不是耍他玩吗? 李文军瞥见他脸上的阴郁,笑了笑说:“说到这里,我们要想办法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一年内做出一款经济车型,争取售价不超过四万。这样有四万,八万和二十万以上的产品,就把低中高的客户都包括进来了。” 陶光明听了脸色稍微好一点了:如果有低档车,未来的销售额应该不会太难看。 韩伟俊问:“摩托车呢?是不是也要搞高中低三档。” 李文军说:“是,未来的目标是这样。但是我们的发展规划,跟汽车一样,先从家用摩托的中档车做起。把中档产品做好了,再往高低档产品发展。” 柳冬生:“还能有高档。” 他想不出来摩托车怎么个高档法。 李文军:“是,主要是材料、造型和发动机。” 韩伟俊:“看这个原理应该跟汽车差不多,为什么要专门组织研发团队。” 李文军:“这两种交通工具,看着好像差不多,但其实有很多区别。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