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1章 处理朝事  (第3/4页)
    冯怡看了一眼马副相,她明白其中的关系。    这位马明通三十岁是马副相的侄儿,也是马氏家族族长的嫡长子。    此人虽是马副相的侄儿,为官还是有能力。    “准。”    可以说,能进中书门下的官员,那必然是要有强硬的支撑,自己还得要有本事。    像刘丞相这种,兄长用生命铺出来的一条路,供他的兄弟和后人在上面安稳行走的人,毕竟是少数。    讨论官员的升降任命的事结束后,刑部拿出今年秋天要被处死的人员名单。    按照规矩,防止出现错杀,行刑之前要由皇上亲自审查,再最后决定是否处死犯人。    本来,处死人犯的卷宗要送到皇上手中,翻阅批复后,再由中书门下审查,最后交到刑部执行。    今天,刑部拿这些案子到朝堂,由皇上当众定守。    私下里,还是不少官员质疑一位女人为皇上,有无能力管理好朝事。    冯怡淡然处之,你们这一伙老匹夫要当众考我,那就来吧。    刑部尚书年纪大,念起来案子有些气喘,“京城里县闵七郎,同堂兄争地,争执之中,将堂兄家三口用柴刀砍死,判秋后处斩刑。”    “准。”    “利州苟二娃,杀亲兄长,查证起因是兄长霸占兄弟的妻室,判斩刑。”    “不可。”冯怡否定判决,指出,“兄长行事不端在前,苟二娃判流放。”    “是,陛下。”    积了一年的案子,判死刑的人数有上百人,多是因争财争地而杀人,还有便是因情杀人。    最后一个案子判决很重,“福州秀才郝大才,因父亲偏爱兄弟,要将家财留给兄弟,他杀了自己的父亲。此为大不孝之罪,判凌迟之刑。”    大家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