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 身不由己 (第6/8页)
“爬得越高死得越快”。 再说如今朝堂中老资格官僚大都是弘治朝或者正德朝初年的进士,官场资历三十来年甚至以上的大有人在。 而夏师傅则是正德中期的进士,官场资历二十年都不到,没任何挫折的一帆风顺,现在才五十出头,何必着急入阁呢。 稳稳当当的当个吏部天官多好,权力又大又实惠。 但秦德威说了又不算,甚至都不能把这个想法说出口,除了得罪人没任何用。 夏言抬头看到秦德威,欣喜的招呼说:“秦板桥来的正好,就缺你献计献策!” 秦德威虽然没多大积极性,但该应付还是要应付的,随口问道:“正所谓知己知彼,还都有谁可能入阁?” 夏言就答道:“方才议论了一番,大约有这么几个人......” 在大明判断谁是阁臣候补人选,一是看出身,二是看职务官衔,三是看资历。 出身就不细说了,非翰林不入内阁,没有翰林出身就别想了。 官衔也讲过,一般都是挂吏部和礼部的,偶尔有户部。像某位刑部尚书兼京营总督虽然也是顶级高官,但直接入阁肯定不行。 至于资历就是做官年头了,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 把上述三条结合起来,差不多就能判断出阁臣候补人选范围了。 当然,最终结果是哪个,主要还是看皇上心情。 除了吏部尚书夏言之外,这次公认的名单上还有: 礼部尚书顾鼎臣,户部尚书许赞,吏部左侍郎兼掌院翰林学士董玘,吏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