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 但他写了一万字! (第2/4页)
前首辅杨廷和还是次辅的时候,白天在文渊阁看试卷,晚上就回家见应试的儿子杨慎,不然一代巨星杨慎的状元怎么来的? 名臣贤相尚且如此,更别说jianian臣了。 大明科举制度设计总体上或许是想公平的,但近年来,殿试却经常比会试、乡试不公平。 嘉靖皇帝也烦这种大臣回家后串联的事,几年前就下诏读卷大臣集体在礼部住宿,看卷结束前不许回家。 嘉靖十四年四月初三,十几个读卷官从承天门、午门进入内廷,又从左顺门来到文渊阁。 这里本是内阁办公地点,但这两日却要用来做殿试读卷场所。 首先是试卷移交,首辅张孚敬作为总读卷官,不用分卷,其他十四名读卷官都分到了几份试卷,到此弥封官杜郎中就顺利结束了差事。 总数几十份的首批试卷,当然不能是随便分的,也有默认惯例。 这些都是会试名次前列的考生试卷,以及极个别被打过招呼的、受到大佬重点关注的考生试卷。 剩下还有两百多份小透明考生试卷,暂时不用分配,被堆放在文渊阁中堂。 哪位读卷官看完了手里的试卷,就可以再自取几份继续看,直到所有试卷都被看完。 到目前为止,读卷官大佬们并不知道任何一份试卷的具体文字,但他们却都知道,本次殿试出现了一篇万字长文。 拿到分给自己的试卷后,有心的大佬们迅速检查了一下手里所有试卷的厚度,并没发现有厚度特别突出的。 顿时又有六七个大佬抬起头来,互相扫视了几眼,再看向堆积在中堂的剩余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