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05节 (第6/7页)



    此事好则好矣,却不是那么简单,裴少淮这般想。

    第109章

    税目化繁为简,以田亩为计,不可否认,裴珏提的新政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苛捐杂费,出发点是好的。

    但他太急了,急着把自己磨得足够锋利,将功补过。

    心中已有了初步想法,裴少淮收拾好书案,锁好门户,出宫归家。京官五日一休沐,趁着明日休沐,裴少淮打算去一趟杨府,向老丈人请教问题,听听老丈人的意见。

    老丈人在大理寺做事,精熟律法、政策,对于新政必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翌日,裴少淮夫妇乘坐马车回到杨府。

    杨大人见到女儿女婿过来,心情大好,父女间吃茶趣谈。一盏茶后,杨时月起身说道:“女儿去同叔父婶母们问个好。”

    “去罢。”

    余留翁婿二人在书房里谈正经事。

    “贤婿今日来,是要谈吏部新政的事罢?”杨大人先言道。

    裴少淮点点头,应道:“小婿有些事没能想明白,特来向岳父请教。”他能看出以银抵税之弊,但在朝堂局势上,他仍如身处云雾中,未能窥全。

    “你且说。”

    裴少淮问道:“吏部新政虽有可取之处,然弊端亦尤为明显,缘何朝中言官多支持他这一新政?”不管怎么说,十个言官当中,总有那么几个是为民考虑的罢?岂会全都支持?

    “此言差矣,不是支持。”杨大人言道,又解释,“一事兴起,必有一弊生,有人得利,便有人失利,这朝堂上哪有什么人人都支持的新政。”

    接着道:“只不过新政初呈天子案前,于他们有利者支持,于他们无害者缄默,加之要执行新政不是一朝一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