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3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369节 (第2/6页)

惊慌一般逃到一旁。

    张璁只觉得那声音由远及近而来,但人声鼎沸听不清楚,只看到人们击掌拍额、相当振奋。

    直到近了才听到,

    “大同捷报!大同捷报!”

    张璁边上的老人家舍了书本,跑到二楼的栏杆边,似老顽童一样惊喜,“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大明又打赢了!”

    张璁也跟着笑,还上前去扶了扶老人家,因为这个老家伙扯着嗓子喊,身形也略有不稳,真的是老发聊夫少年狂了。

    “当年诗圣杜甫是经盛唐而衰,我归陵野老,却是经衰而转盛!幸甚幸甚!喜逢此盛事,岂能不以诗咏之?”

    文人的气魄,和世道的好坏是密切相关的。

    盛唐之时,诗人所做之诗大多气势恢宏,他们自己也是志向高远,杜甫就很明显。

    一开始他写志向,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战马,叫‘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可见国力强盛,疆土开拓,能够激发民众的豪情,所以即便是书生都渴望上阵杀敌。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写的是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城池里头,草木都深了,由盛转衰之后的破败之相触目惊心。

    写与老友李龟年相遇,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他与李龟年一起在岐王的门下,也算一时风光,现在呢?盛唐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