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344节 (第5/7页)
要。 不过这些都离得还远,大明朝连像样的水师都没有。 “只是听说而已。礼卿,朕还是先看看你这本书。若你不介意,朕就在边上做些批注。” 顾佐受宠若惊,“微臣自会如陛下所愿。” “好,那你先退下吧。” “是。” 朱厚照其实有种怪异的感觉, 如果不是他这个后世来客,大明怎么会有人去思考贸易和货币? 所以他便带着一丝好奇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海贸论》的名字起得有些随意,不过却不影响它的内容,这本书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 分介绍了朝廷开海的背景。 实际上就是当初朝廷所考虑的浙闽百姓出海为生的一些理由。 朱厚照觉得他回避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洪武年间朝廷为什么禁海。臣子不敢写,但他这个皇帝则可以做决定。 任何时代都有其特点和特别的缘由,开国之初,面对东南和北元的两面夹击,太祖皇帝做出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 那时候禁海是对,这时候开海也是对。这叫务实、灵活。施政的氛围如果能有这两种东西,那才是莫大的幸运。 因为说到底,没有一个为政者不会犯错,关键就在于弄下去发现不对要立即能改。这个能力,往往比多大程度做正确的决定还要重要。 “刘瑾,去将《太祖实录》拿来。” “是。” 之后皇帝将顾佐的书摊开来,照着实录于字的缝隙处增加这些内容,他的字经过这些年苦练,也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