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412节 (第1/7页)
大朝会虎头蛇尾是一回事,杨一清、周尚文、亦不剌等人都得回到大同。边防重视,万一这个节骨眼鞑靼人打过来了怎么办? 与这个相比,朝堂上怎么争来争去实在也是个小事了。 至于那些银子,现在顾人仪一封奏疏上来,许多人自顾不暇,手里的土地拿着烫手,退了舍不得,还不知道要怎么用呢。 内阁也没究得太深,所谓的让利于民已经给皇帝做到了更彻底的‘让田于民’。 而且,今年就远征鞑靼的奏议也没有获得皇帝的认可。 基本上,属于折中,所以两边人马还是接受了。 对于朱厚照来说,多一点时间准备,自然就多一分赢下大明与鞑靼决战的希望,哪怕多蓄养一匹战马、多培养一个士兵,那也都是好的。 倒也不必急于立即就兵行险招。 不过想来正德二年是不会安稳的,因为封锁贸易很容易引发战争的。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走私,但一旦官方管控这种边界贸易,走私的成本会大幅上升,货物的贸易量也会有所减少。 这对于国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草原本就物资匮乏,走私的那么点量塞牙缝都不够。 除了过来抢,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这一点,明军上下从执行封锁策略的时候就是清楚的,甚至,就是逼着他们过来的。 还有一点,在紧张的战前准备中,朱厚照计划遣亦不剌和明将马荣为使,联络另外两个万户。 经济手段、政治手段、军事手段,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稳中有进的边疆策略是最后皇帝定下的整体基调。 一句话,今年打不打,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