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4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427节 (第5/7页)

谓的名气即存在感,不是那么强。

    他原先在河南任过知府,遇到灾荒之年,他开仓赈济,仓粮不够又处处筹粮,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想方设法给百姓贷款、牛种,具体的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应天巡抚又是比较重要的职位,其治下苏州府、松江府,每年的钱粮都冠绝两京一十三省。这两年他做得还是不错的,种田种不出物资极大丰富的社会,但是他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桑水利之事,且没有恶名,这在封建时代,已经属于造福一方了。

    当初派他去应天任巡抚就是看重他在河南、山东、四川等丰富的地方履职经验,而且他是从知府、布政使衙门参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布政使、巡抚这样一路路坐上来的。其实是朱厚照比较看重的官员。

    现在地方官都干到巡抚了,也差不多了。

    “陛下属意他到何处任职?”

    朱厚照略作思考,“调任工部左侍郎。”

    这话一出王鏊就明白,其实是为了让其接工部尚书。

    现在的工部尚书曾鉴已经七十三岁了。满朝之上,就属他年纪顶大的了。另外的礼部尚书林瀚,与曾鉴一样,也是宣德九年生人。

    不过林瀚的身体好很多,而工部尚书曾鉴已经几次告病,七十三八十四,这个年纪了如果老是生病,身体是熬不住的。毕竟就是年轻人连翻生病,也要虚弱一段时间。

    问题就在于李东阳会改变主意么?

    朱厚照对此还是有些在意的,他对王鏊说:“你若是劝不住,那就朕来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