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406节 (第6/6页)
” 这些事情英国公当然也知道。 “可外面那些臣子呢?他们那样议论朝政,却无一人阻止,陛下是乐见其成了。也怪我,当时只说了一百亩,若说五百亩或许会好些。可我们自己都知道,摊子大了,吃饭的嘴多,陛下贪墨管得紧,田土也管的紧,特别俸禄更没咱们的份儿,你说这……唉。” 保国公着急,“英国公,这时候您可不能叹气啊。” “那能怎么办?”英国公有些犯愁,“眼下还好,万一等到哪一座侯府、伯府去给陛下献上一万亩田,那我们才难受。” “谁家都不容易。”定国公徐光祚说,“况且,固安县的刁民闹事,总不至于罚到我们的头上,这理不是这么个讲法。” 但英国公担心是皇帝没在讲理,而在讲交情。 也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八个字,虽说把这种民乱说成是皇室的大难也牵强了些。 “我们,还是等等看。”英国公最后说:“陛下明旨仅是退皇庄和中官的庄田。其他的么,就像保国公所言,连查都没有查。再说,我们自己去退田,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对吧?本来皇帝不知道你有那么多田亩,结果自己交代出去,万一皇帝追究,可不就是个笑话。 不过这是另外一种担心。 主要的原因还是舍不得, 他们这些田产都是祖上积下来的,作为后世子孙,本身就有守家财的职责。 尤其是保国公朱晖,他那么大岁数,本来对于自己的官位也没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指着这些地让生活过得舒坦些。已经没了权,再没了钱,那这国公爷当得有什么意思? 反正,圣旨又没有严令他们退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