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365节 (第6/7页)
拍卖所正使,这个位置,依然悬而未决…… 第四百零三章 严阁老!! 皇帝举起屠刀,没有人真的可以阻止他撤去两淮都转运盐使司, 圣旨真的出来以后,其他地区的盐运司都大为震动。 一来,本朝盐业都是官营,现在朝廷改了新制,竟将盐场的经营权作价卖给了私人,这看起来可是块不小份的肥rou。 按照新规,拍卖的价格按照盐引产量来定。 平均下来,一处年产三万引盐的盐场若要拍卖下来自己经营,就需要支付15万两白银。 这个数字盐商们拿得出来。 正德元年的九月,盐场拍卖正式张榜,自京师到两淮,再到两浙都为之侧目。 当然,盐运司忽然被撤掉,一样具有震撼感。 消息来到浙江,两浙的一些个盐商上门拜访梅可甲, 到山东,山东运司自己清查了几起贩卖私盐的活动,还呈递奏疏到京师。 但这次在朝廷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静, 其实积欠的盐引,除了有两淮盐,还有两浙盐、山东盐等,但这次朝廷只兑付两淮的盐引,这让持有他处盐引的盐商们心中难以平衡, 不过盐政改革,还是如此大的改革,一定是一步一步来,就像取消马政里的民牧,朱厚照也是渐进式的搞。 他在改革的程度上很深刻,在进度上却相对保守,这就是后世所谓的稳重求进。 其他运司递到宫里的奏疏倒是说什么的都有, 甚至有一种乱七八糟的态势。 内阁后来建议,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