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3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365节 (第1/7页)

    他们一行人躲在路边的亭子里,边上种着很密的竹林,雨打竹叶,原本是清新舒缓,但亭子里的人没有不焦急的。

    按照彭林坤的说法,庙湾盐场哪里就止六千余灶户,根本就是有一万五千余,

    杨廷和原本以为赈济灶户之事也有旧例,应当问题不大。

    就如同‘军、匠’这样的‘籍’,灶户也有自己的籍,而且明代规定,灶户不得擅自脱籍。

    为了加强管理,盐运司还会将灶户及其相关情况登记造册,称为盐册或是灶册。里面的内容包含盐场内灶户的总数、每户几个灶丁、每丁应交的盐课数等,可以说十分详尽。

    赈灾的时候只要按照盐册一一发去粮食,虽有克扣,但整个链条是完整的。能有什么大问题?

    可实际上真到了最下面,就会明白因为应缴纳的盐课数量,和灶丁的数量相关。

    灶丁越多,上缴盐课就越多。

    所以从明初到正德这一百多年下来,自然会有一件事发生:就是灶丁的户数被隐瞒了。

    层层上报的数字是六千余灶户,但实际上哪里止啊?

    当初上缴盐课的时候按数字小的来,

    现在大家排队领救命粮食了,难道多出来的人就让他活活饿死?

    彭林坤做不出这样的事情,他是按照实际的灶户来发粮的,

    如此一来,粮食消耗的自然极快。

    即便没有贪墨与盘剥,大约也就吃上50日,现在撑过40日,都算是他不错了。

    杨廷和确认了这一点之后就让人将彭林坤松了绑,这个像痞子一样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