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84节 (第5/6页)

对刘健这句话都是认同的,李东阳还分析说,“广开言路、为国取才,这本也是盛世明君之象。只不过与外庭预料相差较多。现在看来,开海应非议题了。”

    “不错,若是有,则不应排在第四。况且……”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不难想到。

    那就是海禁是祖制,开海作为一个大朝会议题拿出来大谈特谈,总感觉味道不对。

    有些事你实在要做就做了,但不要拿出来反复的讲。不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别人,皇帝违反了祖制么?

    当初复套是国策,开海就不是,这其中其实也有这层考虑。

    “陛下,终归是陛下。”刘健微微摇头感慨,更多的夸奖话其实都在不言之中。

    一个十几岁的人,于政治上的把控不比他们这些几十年的老臣差多少,如何能让他不赞叹?

    接着刘健起身,正式的向两人行礼,“下官主政山东一年,一年来,尤为感谢两位阁老于山东百姓之关照!”

    “希贤公。”李东阳和谢迁都不受此礼,“我们之间就不要来这些虚礼了,早年我们就说过,既已相得,则不以俗名而论,所求者,上解君忧、下安黎庶而已!今日我与于乔来此,希贤公还不明白我们两人心意?”

    刘健感动,“能得知己一两人,此生无憾矣。”

    “希贤公还是快快坐下。”谢迁为其斟茶,“如今,君上爱民,正是有为之机。且不论平日如何,等到真的大朝会,还是推河工、取仕,可见陛下治国以正道。”

    谢迁的话也代表了京师里大部分官员的内心想法。

    大朝会的议题足以反应很多东西。

    于是一时间颂圣之语不断。

    正德元年的春天,大明似乎更显生机了。

    到二月二十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