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惊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惊诧 (第7/8页)

从宝地沦为凶地了。”

    吴三桂听了这话,有些不解,问道:“廷献何以如此说?”

    方光琛拿扇子一指襄阳,给吴三桂解释道:“王爷,李自成兴于襄阳,然其死也于襄阳。兴于襄阳之时为王,死于襄阳之时为帝,故而这襄阳的王气已然不存,日后不会再有人据此成事了。可惜,可惜。”

    “俗话说,人杰地灵。人非地灵而来,地因人杰而灵。廷献说这襄阳从此为凶地,我是不赞成的。事在人为,岂可以气数来定。若说气数,这明朝本该亡了,何以如今却能在南京又续其国。”说这番话时,吴三桂脸上有些异样。

    方光琛见状,直言问道:“王爷莫不是还念着明朝?”

    “唉。”

    吴三桂轻叹一声,没有说话。

    自随英亲王阿济格从陕西一路追赶李自成至荆襄后,吴的军中便常有前明官绅秘密前来劝说归明,对这些人,吴三桂倒也没有擒了送给英亲王处斩,而是叫方光琛替他打发。

    除了这些前明官绅份量不足外,也与吴三桂根本没有归明的心思有关。虽然崇祯太子是他放走的,但不代表他这个大清的平西王愿意去做明朝的蓟国公。最重要的是,他吴三桂手下的关宁军只有一万三四千人,真要反正恐怕转眼就会被阿济格大军剿灭。

    正如方光琛从前所言,实力不济,无可奈何。

    不过昨天有湖南巡抚何腾蛟派人秘密前来吴的军中,劝说吴反正,称吴若反正归明,则大明必以王爵相酬。

    吴三桂当然不可能因何腾蛟的劝说就反正归明,但心中难免有些想法,陡然一时感慨,也是正常不过。

    其部现正奉阿济格之命攻掠承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