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一章 断贼之势 (第3/4页)
跪了一殿的王公大臣,左侧是顶戴花翎脑后拖着辫子,清一色满洲衣饰;右侧却是前明官员服饰的汉族官员。 当初多尔衮入北京后为安抚明朝官绅,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但此举却遭到汉族官绅的极力反对,京畿左近烽烟四起,处处都是抗拒剃发的起义。 无奈,多尔衮遂停止剃发易服,要投诚清室的官员仍着前明衣冠,这就导致朝会时大殿分为满汉两班,衣冠分明。 可在满汉两班中间又有十数人明明是剃发穿满洲官员服饰,却不令入满班,又不令入汉班的。 为首者就是内院学士孙之獬,也就是那个极力鼓动清廷重新推行剃发令的前明降官。 满汉分班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大清到底是满人的江山,还是汉人的江山。 顺义县去年底有一桩案子在京中曾引发百官讨论。 是两个秀才闲来无事就大清朝廷到底是满人朝廷还是汉人朝廷争执起来,继而闹到县衙。 其中那个主动剃发穿了满人衣冠的秀才说大清不仅是满人的朝廷,也是汉人的朝廷,结果被刑部判定意图谋反定了斩首。 那个不肯剃发说大清是满人朝廷,不是汉人朝廷的秀才刑部判语是“姑念尚晓大义,杖责三十,夺秀才功名发还其家叫县中监看。” 这判语虽说是刑部定的,但案子因为涉及国体,摄政王多尔衮肯定是看过案卷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这案子也是多尔衮钦定给百官看的。 大清,是满人的江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