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鹞子北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翻山鹞子北进 (第2/4页)

吃惊不小。

    对于是否北进,第六镇将领意见不一,最大的担心就是第六镇孤军北上,有可能会陷入清军重围,甚至有人认为淮军让他们北上直隶是存心消耗他们。

    高杰也是犹疑,他第六镇能称得上精锐的士卒只有不到六千人,其余收编人马虽然也有好几千,但都不堪用,总兵力加起来也才一万三千人左右,就这么点兵马怎么能在十几万清军眼皮底下直捣京师?

    就在第六镇将领犹疑之时,都督的外甥李延宗带着两千淮军精锐赶到临清,明确表示接受高杰指挥同第六镇一同北进,这让怀疑淮军是存心消耗第六镇的猜疑烟消云散。

    看过都督给第六镇的任务部署后,李成栋、胡茂桢等将领总结了这个方案的特点,就是流动作战。

    “坚城不攻,强敌不战,不以掠地为目标,只以破坏为首重,我军完全能应付。”

    李成栋的部将杜永和又称这个北上方案为游击,结合清廷将主力尽派在西线这一事实,杜永和认为可以大胆执行,甚至真的去打北京。说什么有枣没枣,先敲他一棍子再说。

    真打进北京城,可就有的鞑子受了。打不进吓也吓死他们。

    “都督给咱们配了1000匹战马和3000头骡子,大家不用两条腿,完全可以搅他个天翻地覆,清廷大军真的回调,咱们就出关。只要不被清军合围,这北边还真是咱们想去就去,想走就走的地。”

    胡茂桢一语道破关键,都督的北进方案选择的时机正好卡在满洲大军在外这个节骨眼上,另外还有第七镇渡海攻辽东吸引京畿清军,单看是两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