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刀斧手何在!(谢盟主无泪懒虫) (第3/6页)
先是得先“消化”这些降军,使之快速融入淮军之中,不然大胜之后就是大混乱。 如果这个混乱持态持续到几个月后的清军南下,到时这帮降军还会不会剃发,就是个说不准的事了。 所以,怎么让这帮降军死心塌地跟自己走,就成了陆四必须马上解决的事,一刻都不能耽搁。 淮军北上之时,陆四对刘泽清部的态度是能坑杀的就坑杀,不能坑杀的也要坑杀。 因为,刘泽清部的军纪太坏,是四镇之中军纪最烂的兵马。 他实在不想要这些烂透了的兵,哪怕他们成为清军之后很能打。 这才有了吕梁山、祁家庙的两次杀俘。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这也是有道理的。 但随着淮军深入徐州腹地,北方山海关之役打响,陆四仔细想了想,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粗暴。 如果对刘泽清部秉持“一个不留”原则,淮军遇到的抵抗就会增多,且激烈程度会不断加大,最终自身伤亡也会随之加大,实在是件不划算的事。 没有哪个傻子在知道投降之后也会被杀,还傻乎乎的举双手喊着我降了的。 不纳降刘泽清部肯定会影响到淮军对其他兵马的招降,有杀降的恶名在,谁敢跟淮军打交道。 再者,这些明军现在没有降清,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日后参加了“三藩之乱”反清,如张国柱。 这说明在这些明军将领眼中,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是敢和辫子兵拼个你死我活,而不是一定要在脑后留根小辫子当汉jianian的。 如此,又何必将他们赶尽杀绝。 搞不好,本来没有降清当汉jianian念头的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