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中国之利器,何以尽为鞑所有 (第4/4页)
在雨中使用。” 曹元是辽东军祖宽的部下,算是关宁军出身,因此对于建奴的作战特点和器械比较了解。 他说江南一带有专门商人雇佣农民养殖食柘叶的蚕,这种蚕茧的蚕丝更坚韧,可以用于弓弦。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 缠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不仅方便携带,更能于风雨之中使用,比用牛筋鹿筋的弓射程更远。 不过因为这种蚕丝太贵,所以清军中也只有满洲兵有配,其余汉军、蒙军是没有的。 陆四“噢”了一声,真是隔行如隔山,没想到弓弦也有这么多讲究。继而却又困惑起来,不解问道:“鞑子在关外又不养蚕,哪来蚕丝可用?” 曹元沉默片刻,道:“商人图利。如蚕丝、铁器等军用禁物,北边多有商人贪图鞑子金银,派人购之偷与交易,获利甚丰。” “就是传说的晋商吗?对,有个八大家。” 陆四点了点头,自古亡汉者多汉人,这个汉人除了充为伪军的汉jianian兵马外,那些图利的商人于其中更是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不是类似晋商这种为了小利而置国家大利不顾的商人,鞑子又哪来中国的利器可用! 从火炮到火铳,从弓箭到盔甲,鞑子的一步步壮大,背后都是一群群贪婪的汉人。 “他们的弓再狠,也狠不过我们的大刀!” 陆四将手中的斩马大刀朝烂泥里一插,“传我令,搜集所有铁甲,给我堆,拿人命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