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八章 睿王就是睿智 (第2/5页)

及剿平其他土寇的粮食所需。

    辽东历年存粮几乎都用于关内战事,朝鲜那边更是叫苦,说九王兴兵中国征调大量粮草,使得朝鲜国民忍饥挨饿,恳求大清皇帝陛下同九王能够体恤小国内情,予以宽免什么。

    因此,刚林认为必须在重创李自成主力后立即挥师南下,夺取江南钱粮重地,支撑大清征服整个中国的宏图伟业。

    要不然,这战事真的是打不下去的。

    降清明朝官员中的“有识之士”们也均是反对同南明议和。

    兵部右侍郎金之俊上言:“西北粒食全给于东南,自闯乱后,南粟不达京师,以致北地之米价日腾。”

    河道总督杨方兴说得更明确:“不得江南,则漕运阻矣,将何以成天下?”

    一大批在北京降清,但籍贯却是在南方的官员也纷纷上书反对和南明议和,他们嘴上当然是说为大清统一中国而谋,实际上却是害怕出现金宋南北朝的局面,将他们和家乡的亲朋分隶两国,所谓关河阻隔,骨rou分离。

    另外,就是“汉jianian”念头作崇。

    身为汉官降了异族,传统观念上降清的明朝官员肯定都是汉jianian,这个名声是极其臭的,如果真出现南北朝局面,他们恐怕死后百年都得担上汉jianian名声,令子孙蒙羞。

    但要是大清征服中国,他们就是新的大一统政权的从龙功臣,天下都为清治,又何来汉jianian一说。

    或者说,天下官民人等皆是汉jianian,又哪来的汉jianian。

    真有汉jianian,也不过是汉族中的jianian小抗拒王法,是贼,是匪,绝非什么义民。

    在这种极力“洗白”念头作崇下,相当多的降清明朝官员自告奋勇替清廷四下招抚,就是希望早日能够让清廷统一中国,好让他们生前能为新朝功臣,死后也为后世敬仰。

    于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