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2章 我愿意前去现场 (第2/4页)
就这样,又是十天的时间过去了。 徐佑完成了数十个模型图的设计,相关的理论公式推导,足足写了几个本子。 整个一套核动力设备的数学模型,终于完成了初步的设计。 在这十天里,徐佑明面上消耗的时间是一百多个小时,实际上已经用了几百个小时的深度学习状态了。 其中,还有很多是更为高效的心流状态。 可以说,每个小模型的设计,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包含着徐佑满满的心血。 带着自己做好的数学模型,徐佑和范海胜等人,开始了又一轮的会议。 “徐教授,您真的这么快就建立好核动力设备的数学模型了吗?” 对于徐佑的速度,他们都表示非常的惊叹。 即使是一个团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很难完成这样级别模型的设计。 看来,他们所说的,徐佑一个人能够胜过一个精锐的团队,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嗯,初版的数学模型已经做好了。” 虽说徐佑对自己的数学模型非常有信心。 但在模型未经历验证之前,徐佑还是要给自己留一些余地。 接下来,徐佑为大家讲解了一些模型中的关键内容。 将模型从头到尾讲一遍,不知道需要多少天的时间。 而仅仅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徐佑也花费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讲解。 “这里的K值,可根据圆筒传热原理得到。其中的Rw,由管壁导热热阻的公式得出。一次侧工质及二次侧过冷段工质换热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