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四百三十九章 见缝插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九章 见缝插针 (第5/6页)

很难打通。

    他太忙了,从早到晚电话不停,打过去总是忙音。

    韩渝放下电话,等了三四分钟再打,又是忙音。

    如此反复,打了五六次终于打通了,连忙汇报起下周六要去熟州港帮忙的事。

    “我知道,叶书记跟我说过。”

    沈凡拿起笔记本,翻看着之前记的“备忘录”,感慨地说:“五年前,我们陵海至少有三个船闸,有一个白龙港。熟州沿江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江边还是一片荒滩。

    人家底子没我们陵海好,长江岸线没我们陵海长,可人家早在五年前就确定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上下一心,排除万难,用五年心血换得汽笛长鸣,这方面我们要虚心向人家学习。”

    五年前的经济条件没现在好,建设港口又是一项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工程,对自然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

    更难的是行政审批,程序非常之繁琐。

    按照国家规定,建设码头需要经过省政府和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要经过港监、航道和水利防洪等方面论证,要去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办理长江岸线许可证……

    有可能上个部门通过了,却在下个部门那儿卡壳。

    计委、交通、航道、水利、国土、规划、渔政、环保、消防都有权管,如果用村里的地,连村里都要管。

    只要有一关通不过,码头就建不起来!

    韩渝去过沈副市长办公室,看过建设港口所需要的各上级部门批文。光审批手续的目录就有四页纸,并且想拿到上级部门的批文都先要按程序请人家来评估。

    评估要花钱的,审批要求人甚至要送礼。….叶书记和沈副市长从去年春节到现在,每个月至少有十五天忙着干这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