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 束脩准备好才行 (第2/7页)
族商贾绝对下手比谁都狠。而且比那些昭武九姓更为可恨,装出的老实样子很能麻痹人。 给那些白崖城的穷苦人分田,更是显得幼稚可笑。自古以来就是权不下乡里,不好好拉拢白崖城的大族,反而夺了人家的利益,这就是在本末倒置。 若是遇到年景不好,这些高句丽的田舍郎不拿起锄头造反都是怪事。 不过虽然对东亭将高句丽人捧得这么高有些看不过眼,但考虑到罗一年岁的缘故,高尚也还算能理解。 毕竟东亭本就没几个汉姓人,且少年郎又耳根子软,听了别人的奉承就恨不得给人掏心窝子。 但是对于东亭户籍分得不明,将不管是汉姓人还是高句丽人的商贾都划分到了良家子这一点,高尚尤为气愤。 虽然大唐的律例说不让官员做商贾之事,但爱财是人之天性。 五姓七望照拂了那么多中小家族,图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财帛。 朝堂上的大员,又有哪一个是没有从商贾之上获利的,只不过是看谁的手段更隐秘罢了。 可赚钱归赚钱,但凡是个读书人,就没一个亲自上手做这种贱业的。都是通过下边人去做。 这个小罗将军身处边地,又不是读书人出身。他自己做些一买一卖的商贾之事,众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追究。 在东亭这么明目张胆的良贱不分,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么做简直是太愚蠢了。 这把读书人当成什么了,说是对读书人的亵渎都不过分。 现在是东亭还只在营州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