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娘娘万福/清穿之皇后千千岁_清穿之娘娘万福/清穿之皇后千千岁 第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娘娘万福/清穿之皇后千千岁 第69节 (第6/8页)

弟都是在皇上这般岁数逝世的,也不知皇上会不会在大业兴起时被长生天断了性命,而现实好像也真如他们猜测的那样发展的,皇上此刻受了重伤,奄奄一息。

    当然,不光是在军营里悄然升起这种担忧,盛京里不少宗亲都有此担忧,大业未定,若是因此断了大清基业,那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八旗子弟。

    因此不等皇太极伤好了,就有不少宗亲跪在皇太极面前请求他立下嗣子了。

    皇太极神色莫测,没说行也没说不行,但是宗亲们确确实实是留在皇太极身边待了整整一晚上。

    大清自建国以来就不容易,若是看着江山断在皇太极这里,想必有不少人都是扼腕叹息的。

    事实上,皇太极也在担心这点,只是他都身为皇帝了,在还没有大权在握多久,就册立太子,岂不是让他失了面子,只是好说歹说的,再加上他这次确实是受了重伤,皇太极到底是答应宗亲们册立太子一事了。

    可到底册立谁为太子,有说大阿哥豪格的,也有说六阿哥博果尔的。

    皇太极眼睛一眯,就定下博果尔了。

    作为大权在握的皇帝,博果尔年纪过小,被册封为太子也威胁不到他,再者,博果尔的出身是极好的,既能稳定蒙古部落,更是国君福晋所出,出于各方面权衡利弊,皇太极也只能选博果尔为皇太子。

    其他宗室除了不太满意博果尔年纪过小,但对博果尔的其他方面都是满意之极的,于是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则圣旨光明正大传进盛京皇宫,在众妃讶异的眼神下,李沐带着小小的博果尔接旨。

    与此同时,皇太极将文武百官传召到皇宫大政殿,颁布诏谕,正式册封博果尔为皇太子,倘若有天他魂归九天,博果尔便是头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