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五章 既然有陷阱,那就给公孙判官一个表现的机会 (第2/6页)
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 北宋汴京的房价极高,主要是不加限制地使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又是全国的绝对中心,强干弱枝,吸天下之血,人口密度就达到了惊人的13000人/平方公里。 如果对于这个没有概念,那么后世俄罗斯人口密度是8人/平方公里,中国是146人/平方公里,印度是412人/平方公里,东京13000人/平方公里,上海核心城区人口密度最高,才是32000人/平方公里。 汴京13000人/平方公里,恰好跟东京差不多,巧的是,汴京的别名之一也叫东京。 要知道后世是有高楼大厦的啊,汴京最高的建筑才多少层楼,还有地广人稀的宫城分摊面积,可想而知里面挤了多少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京城的房价不断上涨,前期一套豪宅需要上万贯,普通的住房叫价1300贯左右,而到了北宋末,京城的豪宅价格狂涨至数十万贯,普通住房虽然没有数据,但也可以想象多贵。 世代居于汴京,有房子的人还好说,比如林家,后来才把户籍迁入的朝廷官员,有些甚至都买不起房,或者只能买得起小户型的“蜗居”,更多的是租房。 像安道全这种医道精湛的,如果不得达官权贵看重,努力多年,或许能在汴京买一个厕所。 不过这位京漂如今是希望满满的,他觉得能用自己的能力,为这座城市贡献一份力量:“我现在不想再回去了,继续留在汴京打拼,闯出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