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二章 气数大涨又如何?直接一网打尽! (第4/5页)
他估计,气数大增就如运道提升,应该是会发生对自己有利的意外事件的,在樊楼如果乱起来,董平趁乱逃走,就算被强行抓住,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 所以李彦并不急躁,跟在后面,看着董平带着老僧,四周分散着一群僧人,往樊楼后门而去。 他的目标起初聚集在董平和老僧上面,但很快又落在周遭的僧人,变得郑重起来。 这群僧人行进之间,条理分明,极具默契,随时抢占要道出口,这是军中才有的阵势。 而造成这一幕的关键,就是董平挟持着那最中心的老僧,使得众僧极为紧张,才摆出如此架势。 李彦目光微动,传音道:“师师,你去问一问,这群僧人是什么来历?为什么能走后院离开?” 师师马上去打听,很快有了答案:“他们出自传真寺,这座寺院的主持正宏法师交游广阔,尤其与横山行会的往来甚密,横山行会在樊楼也有两成的股份,是东家之一,所以传真寺也是店内的熟客,才会从后院离去。” 横山行会是与厚将行会、商丘行会、川峡行会并列的六大商会之一,经商范围主要在宋夏边境,李彦再看这群行进有序的僧人,心中已经有了两个猜测。 早在逛大相国寺时,他就联想到,在宋朝时期,由于佛教在东亚各国的传播性,僧人成为沟通各民族的桥梁,不少谍细也利用僧人身份做伪装。 那么眼前这群有军士底子的僧人,要么是大宋培养,准备安插到别国的间谍,要么就是反过来,敌国安插进大宋的间谍。 相较而言,李彦更偏向于后者,因为他熟悉皇城司内的运作,里面并没有与佛门合作,培养专业谍细的意思,既然那个官方的情报组织都没有做到,其他由士大夫执掌的部司,这么做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