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零四章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第4/6页)
称孝顺?有这般为国为民的儿子,老夫死都无憾了!” 高俅身躯剧颤,泪水涌出,叩首下去:“父亲万万不可说这等话,请父亲放心,陛下定会赦免孩儿,孩儿回家后当好好孝敬你!” 此言一出,周围一片附和:“不错!不错!”“高青天这般大功,不褒奖封赏,反倒获罪入京,那就没有天理了!”“都是jianian臣进谗言,官家此次不会再被jianian臣蒙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远远看着这一幕的韩忠彦无比郑重:“无论高俅以前如何,此时都是我大宋的英雄,万万没有槛送京师的道理,陛下绝不能冤枉忠良,否则北方的民心尽失,必将大乱!” …… “高俅定何罪,诸位卿家都想好了么?” 金陵皇宫,赵佶端坐在龙椅上,看着沉默的群臣,再度发出询问。 群臣也再次沉默以对。 从官家特意询问,言下之意就很明显了,不能以抗旨定高俅的罪名,以免让朝廷颜面不存,而是要寻找另一个罪名! 但偏偏是这样,就没有人敢开口了。 之前宋辽宝祐之盟时,他们其实都清楚,辽军走雁门关后,肯定会反悔攻燕云,但那个时候主和派也不慌,因为如果辽军真的反悔了,燕云丢失,史书上留下骂名的无疑是不讲信用的北虏,和糊涂议和的赵佶,怪也怪不到他们头上。 再看现在这个时候,既然不能用抗旨不遵来定罪,那对一个光复燕云的臣子,无中生有,罗织罪名,这个必定载入史册的千古骂名,是谁都不愿意承担的。 赵佶眼中闪过怒色,死死盯住新任的宰相何执中。 这位是处州龙泉人,也就是浙江省龙泉县人,目前正是在朝中飞速崛起的江南派系里的牌面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