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九章 方腊:属于圣公的机会来了! (第4/6页)
必须要用这些忠诚度尚可的世家子弟,来支撑边境的战局! 但偏偏这个道理,何执中现在不敢说,否则更加坐实了种家折家以军为私曲的事实,只能道:“陛下,折种二将对阵西贼多年,素有边功,近擒田虎,平复叛乱,更应该大大褒奖,若反罪责,恐天下不服啊!” 赵佶冷笑起来:“放心,不会再有王黼的莫须有之事了,将这些所谓忠臣良将的罪状,拿给何相看!” 内侍将一沓厚厚的案录拿了过去,何执中取来一看,眼睛不禁瞪大:“这是……” 赵佶胸有成竹地道:“这是折家和种家的贪污罪证,他们在边境大使钱财,中饱私囊,上面条条项项,都清楚地列着呢!” 这些罪证是李宪收集的,交予童贯,童贯死后,被其干儿子所得,后献给贾详,最终到了赵佶手中。 赵佶如获至宝,现在果然派上了用场。 何执中看着罪状,手轻轻颤抖起来。 赵匡胤有言,“文臣纵皆贪浊,都未及武臣一人也”,大宋历朝的贪污大案,往往都是以武人为主,其中仁宗朝牵扯众多的公使钱案,更是将西军诸多将领牵扯进去,包括狄青和种世衡。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武将要和边境的那些羌民部落打交道,而那些羌人很实在,就是看好处,这些将领往往就需要大撒钱币,用来收买人心。 所以文臣不贪污很简单,只拿俸禄,不收贿赂,秉公办事就是,但武将想要打胜仗,就必须用钱,而这个钱往往是说不清楚的。 后来明朝有位著名的臣子,在面对类似的弹劾时,也有过这么一番话“臣为国除贼,用间用饵,非小惠不成大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